聚甲氧基二甲醚(Polyoxymethylene Dimethyl Ethers,聚甲甲醚缩写为 PODE),氧基研究其结构式CH3O(CH2O)nCH3,合成两端是工艺由两个低碳的烷基所组成,是聚甲甲醚一种新型的清洁柴油调和组分,可以弥补二甲醚作为车用柴油调和组分存在的氧基研究缺陷:如沸点低、爆炸极限大、合成汽化潜热大、工艺低温启动性差、聚甲甲醚容易造成气体阻塞等问题。氧基研究若仅仅加入如甲醇(C-C键的合成含氧化合物)等,排放出的工艺烟尘及有害物质,导致与柴油互溶性差而使十六烷值和闪点降低等不足。聚甲甲醚因此,氧基研究随着柴油添加剂的合成广泛使用,聚甲氧基二甲醚的重要性
逐渐显著。
1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路线
图 1 所示甲醇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路线。
2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
以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反应,属于“缩醛”类反应。目前,我国研究较多的是合成甲
缩醛(PODE1)的催化剂。合成甲缩醛最早使用的是质子酸(如硫酸、盐酸等)和路易斯酸(如氯化铁、氯化铝等)。使用这些催化剂时,反应存在氧化、磺化、脱水等众多副反应,而且酸对设备腐蚀比较强,同时,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随着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方法的发展,其他公司陆续研究出了多组分固体超强酸、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锡化合物)、杂多酸(如磷钨、硅钨杂多酸等)以及室温离子液体等多种新型的催化剂。目前,如下表 1 所示。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主要有四种:酸性催化剂、超强酸催化剂、酸性分子筛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对以上四种类型的催化剂进行比较。
3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研究进展
3.1 国内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研究进展在国内,关于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制备与研究较少,目前,只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进行了研究,南京大学对其进行了热力学值的研究。
3.1.1 以甲醇和三聚甲醛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申请的CN102249869A 和 CN101182367A 中介绍了采用甲醇和三聚甲醛为原料,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结果表明,三聚甲醛的转化率可达 90.3%,
与国外研究水平相比要好很多。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的这种方法是以甲醇和三聚甲醛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 333 ~ 413K,0.5 ~ 4MPa 下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这项专利发明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对设备腐蚀性小、反应转化率高、反应后产物分布好、催化剂易于分离、操作简单等优点。据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介绍,PODE3-8 在柴油中添加量可以达到 10% ~ 20%,按照我国柴油年消费量为 1.5 亿吨,以 15% 调和量来计算,那么,相当于柴油年增产 2200 万吨。
声明:参考《环境检测》,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二甲醚,甲氧基,催化剂
相关文章:
ANNIL安奈儿「轻松」系列轻·凉上新 防晒效果加倍福建福州开展节前市场安全大检查蔚来牛屋对外开放?蔚来客服:有些区域开放,以门店为准辽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湖北武汉:住所登记由登记审批制改为申报承诺制溶剂萃取法纯化迷迭香酸研究(一)辽宁抚顺:立案调查一家仓储商行销售超期食品案福建厦门:协调新增4处核酸检测点 确保外卖送餐人员“应检尽检”多晶硅价格略有反弹 光伏产业前景依旧依稀飘渺,市场研究福州多举措强化节前市场监管 发出13份整改通知书果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三)果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一)玻纤出口退税率由13%调至5% 龙头企业力挽损失,行业资讯非生物胁迫对橡胶树热激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一)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水体污染物(一)果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二)孕前饮食运动减肥食谱表九家意大利玻璃制造商被竞争主管机构调查,期货知识谷氨酸脱羧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应用(一)休耕对小麦和油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一)孕前饮食运动减肥打卡文案中鳌:发展全部中性玻璃 提升药品包装水平,行业资讯乙醇中硝基苯溶液标准物质:为化学研究提供稳定可靠参考氧化锌标准品:确保材料分析准确性玻璃饰品店前景分析,行业资讯纯碱需求强劲行业景气提升,行业资讯响应面法优化芝麻叶洋葱咸味戚风蛋糕制作工艺(一)钢化炉的成本有哪几部分构成?,企业新闻耀皮玻璃集团与凯盛玻璃控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企业新闻免费取名网站推荐,如何给宝宝起个好名字河北沙河打出玻璃品牌,行业资讯纯碱市场早报,期货知识江苏省玻璃及其制品监督检验中心顺利通过验收,行业资讯粮油食品中微生物和真菌毒素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一)出口退税下调 中国玻纤年少赚8557万,行业资讯西欧玻璃制品加工厂致中国玻璃企业的一份信,行业资讯福耀将年产30万浮法玻璃,行业资讯《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装置校准规范》获市场监管总局立项批准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技术研究(二)投入资金环保节能产业